人民网北京8月16日电(彭心韫 王洋())“最近,国家发改委发明了一个新词:榨菜指数。意指根据畅销的涪陵榨菜在各地区销售份额的变化,推断人口流动趋势。”这是近日许多媒体报道的焦点。“榨菜指数”一词新奇,网友们也纷纷跟着发表评论。但是,16日,国家发改委向“政在回应”栏目记者表示“发改委未提出过‘榨菜指数’一词”。
外媒首提“发改委发明‘榨菜指数’” 网友评论褒贬不一
据“政在回应”栏目记者查阅了解,有外媒发表社论报道:中国国家发改委的官员们最近“发明”了一个新词:榨菜指数。大意是,根据畅销全国的涪陵榨菜这几年在各地区销售份额变化情况,推断人口流动趋势。他们还根据这个指标,在起草《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(2011-2020年)》时,将全国分为人口流入区和流出区两部分,针对两个地区的不同人口结构制定不同的政策。另有媒体引用该外媒社论说法,并举例说明:涪陵榨菜在华南地区销售份额由2007年的49%逐年下滑,2011年为29.99%,从占半壁江山滑落到30%以下。这个数据表明,华南地区流动人口流出速度非常快。
紧接着,媒体、网站纷纷对“发改委发明榨菜指数”进行报道、转载。报道标题如“发改委发明新名词:榨菜指数”,“发改委首提城镇化‘榨菜指数’”,“发改委发明新词‘榨菜指数’ 传递重要信号”等。
在微博、论坛等平台,网友也对此词津津乐道,有网友认为该指数“不务正业、不够科学”,也有网友评价“发改委官员开始动脑筋了”、“接地气”。
16日上午,记者在搜索引擎中输入“发改委”和“榨菜指数”二词,找到相关结果约18200个。
(人民网)